如何了解自己那份莫名其妙的自卑或高傲?到底我們曾經受了怎樣的傷?
Mary 和 Emily (皆非真實名字) 對很多人來說是兩位完全不同性格的人。Mary說話細聲細氣、頭部經常低垂下來,給人一副很無力、很沒自信、很需要別人幫助的樣子。Emily則表現十分高傲,眼神充滿著對人的不信任,一副有事無事都不要來打攪我的神態。
可是,假若讀者你知道她倆人的成長故事,再配以心理學家的視角,就會發現她們內心世界的最底層有很相似的地方:就是她們都是「成長性創傷」的受害者。至於她們的外顯「性格」,只是她們面對所受到的創傷而發展出的不同對應方法和生存之道。若用更通俗的方法來說明,即是:「因為曾經受過傷,所以變得這樣。」
成長性創傷
何謂「成長性創傷」?我們人類正如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一樣,都需要從環境中得到滋養才能好好地從初級階段 (例如種子或幼苗) 發展至較高級的狀態(例如變成一棵大樹)。作為一種高度複雜的生物體,人類除了需要從環境中獲取食物 (環境包括父母或其他養育者),讓我們的肉體獲得充足的營養之外,我們其實還需要幾類與身心發展相關而且極其需要的「養份」。這些養份是要滿足我們身心發展幾項最基本的需要,而初期的我們已經擁有讓身心吸收這些養份的「器官」/ 能力,當我們吸收了充夠的養份同時,也發展和加強了這些吸收器官的功能。即是,萬一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吸收到足夠的養份,我們就會未能好好發展出跟這些養份相關的吸收功能,再繼而限制了我們對這些養份的吸收,影響了我們日後的生活和生命發展。
到底是什麼身心需要和相關養份的吸收功能呢?它們主要是:
(1) 「連結」的需要,發展出讓我們有能力與我們自己的身體和情感連結,也能夠與他人進行連結。若發展欠佳,我們會活得像與生理和情感的自己失去連結,與他人建立關係也會有困難。
(2) 「共鳴」的需要,發展出讓我們有能力對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產生共鳴,同時對外在環境中能夠滿足我們物理和情感需要的養份可以進行辨認、獲取和吸納。若發展欠佳,我們會有困難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或會認為自己的需要不值得被滿足。
(3) 「信任」的需要,發現出與他人能夠建立健康的依靠和相互依靠的能力。若發展欠佳,我們會認為除了我們自己之外無法依靠任何人,並經常感到我們需要把事情掌控在自己手上。
(4)「自主」的需要,發展出讓我們有能力設置適當的人際邊界、懂得say no和定下界線,以及有能力說出自己所思所想而不帶有愧疚感或恐懼。 若發展欠佳,我們會經常感到負重和受壓,對於對他人設限和直接說不會感到困難。
(5)「愛與性向」的需要,發展出讓我們有能力以一顆開放的心去生活,以及充滿生氣的愛慾關係。若發展欠佳,我們會難以把愛與慾好好地結合,而且往往把自尊心建基於外貌或個人表現。
Mary和Emily在她們的成長過程中所身處的環境都無法足夠地給予她們以上的養份,並讓她們發展出能夠持續地吸收到足夠養份的能力。説說她倆人的成長背景:Mary的母親是個「武則天」,對Mary自小便打罵呼喝,而父親又太軟弱無法在母女之間作為屏障,甚至往往站在其妻子的那一邊而未能好好保護女兒;Emily則出生在一個極度重男輕女的家庭,自小她便被告之她是如何的並不重要,她日後也不要指望能夠從家庭中得到什麼,她在家中的角色就是要照顧父母和那位什麼都不會幹的弟弟。
基於羞愧感或自負感的生命形態
面對缺乏和發展滯後,Mary和Emily各自衍生了兩種不同的生命形態。
Mary是一種基於羞愧感的生命形態:
-- 因為缺乏對己對人的「連結」,Mary對自己的存在感到羞愧,感覺自己像個負累,感到自己無所歸屬。
-- 因為難以對己對人產生「共鳴」,她很需要別人的關懷但又經常感到不滿足,內心感到空虛之餘又覺得自己不值得別人的關心。
-- 因為對世界缺乏「信任」,經常感到自己很渺小、很無力,及時常覺得自己被利用、被背叛。
-- 因為無法感到「自主」,外表柔弱的Mary內心其實經常感到憤怒、憎恨權威、反叛和很享受讓人對自己感到失望。
-- 因為與「愛慾」無緣,Mary經常感到受傷、被拒絕、身體不完美、不被愛和不值得被愛。
那Emily呢?與Mary一樣,她的內心也是充斥着羞愧感,惟她卻采納了一條「反抗的道路」,發展出一種基於自負感的生命形態,來抗衡心底裡的自卑:
-- 儘管缺乏對己對人的「連結」,Emily卻對自己的孤僻獨行、不需要他人和非情緒化感到自豪。
-- 儘管難以對己對人產生「共鳴」,她在人群中卻爭取做照顧者,對自己身為別人的哭訴對象感到自豪,讓自己成為無可替代和被依靠的對象,以至對自己的「無所求」感到驕傲。
-- 因為對世界缺乏「信任」,她要讓自己變得強壯和能夠對周遭的事情掌控,需要獲得成功或變得與眾不同,他人則皆被她視為可與利用或有可能背叛她。
-- 因為無法感到「自主」,年輕時的她一直都努力做個乖女孩、好學生,生怕讓人感到失望。
-- 因為與「愛慾」無緣,對於愛通常是先拒絕,得到時就必須要完美,不容許任何錯誤。
心理學讓我們看到她們倆人的共通性,惟Mary和Emily最終是如何走出各自的自卑與高傲、療愈了內心的傷呢?透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輔導和治療,她們重新加強了自己「連結」、「共鳴」、「信任」、「自主」和「愛慾」的能力,不再沒選擇地活在因成長創傷所決定的自卑命運,或為了反抗該命運而編造的「抗命劇場」。她們的人生有了選擇。
也或許是時候問一下自己,自己的「性格」與待人接物的方式,有多少是基於成長的過程中可能缺乏了些什麼需要的養份?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有需要為自己做些補救嗎,為自己作出一些改變嗎?
註:為了隱藏案主們的真正身份,經同意後已給予假名並對個案內容作出適當修改。 (歡迎在頁底的comment位置留言,以及分享文章。除此之外,如有問題亦歡迎以PM形式查詢,Derek會盡快親自回覆。)
©2020 by Derek Lam Psychologist - 專業心理輔導及治療.
Comentários